×
×
×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氢·中问·法 | 氢能行业开展项目合作法律指南合辑之(二)

2023-08-07 |撰稿人: 2023-08-07 浏览次数:541

氢·中问·法 | 氢能行业开展项目合作法律指南合辑(二)

——氢能行业发展:加氢站建设与运营的立法、政策、原则与标准

氢中问法二.png

在寻求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世界上,氢能一直是备受瞩目的选择。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氢能在未来有潜力成为主流能源。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加氢站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的枢纽,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目前,国内加氢站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加氢站,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要考虑场地、设备、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国内加氢站建设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许多城市正在积极建设或规划加氢站,以满足城市能源需求的多样性和便利性。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关于加氢站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建设和更新。

一、政府和行业高度关注加氢站建设和应用,国内已出台政策和规划,推动加氢站发展,包括加强安全监管、与其他公共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等。

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加氢站的建设和应用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以推动加氢站的建设和发展,包括鼓励加氢站与其他公共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加氢站的安全和监管等。

1.政府对加氢站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并将其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0月20日发布并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在实施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提升工程中,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包括但不限于氢能储运、加氢站、车载储氢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

2.政府将加氢站作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降低交通行业的碳排放和能耗。国务院于2021年10月24日发布并实施《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正在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土地、空域等资源,加大岸线、锚地等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利用效率。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水平。

3.政府和行业正在不断研究和发展新的氢储运技术,以提高氢能源的储存和运输效率。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于2022年10月26日联合发布并实施的《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可知,在储氢、运氢方面,目前正逐步探索灵便型固液储氢等新型氢储运技术。

二、加氢站建设的主要原则包括确保安全性和合法性。

加氢站的建设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上海,加氢站的建设与运营需要符合《上海市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指南(试行)》和《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1.依据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于2021年11月22日发布的《上海市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指南 (试行)》内容,氢气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要求氢气使用区域应当通风良好。建筑物顶部或者外墙上部应当设置排气孔。氢气所用的仪表及阀门等零部件的密封应当良好,并定期检查,发现漏点应当及时处理。

2.依据上海市应急管理局等机关于2022年1月17日联合发布的《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加氢站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的资质;从事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设计、安装的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许可。

3.依据《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新建、改建、扩建加氢站项目按照本市一般项目建设的审批程序进行报批。加氢站工程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标准和规范。加氢站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4.依据《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加氢站经营企业应当依法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以下简称“经营许可”),有效期8年。加氢站经营企业设立的加氢站,还应当依法取得燃气供气站点许可证(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以下简称“供气许可”),有效期3年。

5.依据《上海市燃气管理条例》,从事燃气生产、输配以及销售活动的,应当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设立燃气供气站点除应当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外,还应当取得燃气供气站点许可证。禁止燃气企业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燃气供气站点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供应用于销售的燃气。

通过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培训专业人员,可以有效提升加氢站的安全性。只有在安全和合法的基础上,加氢站才能发挥其优势,带来更多的益处。

三、加氢站建设需要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但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存在不一致,企业应按国内标准建设,政府可鼓励按国际标准生产,提升加氢站技术水平。

在建设过程中,加氢站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避免对环境和交通环境的影响。然而,加氢站的建设和使用也面临着一些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不一致问题。

1.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和实施的关于技术和服务的标准,主要涵盖了加氢站的设计、建设、运营、安全等方面。例如,ISO 19880-1:2016《Gaseous hydrogen—Fuelling stations—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该标准为轻型陆用车辆加氢的公共或非公共的气态氢加氢站的安全建议了最低标准的设计特性和推荐性能。

2.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GB 50516—2010《加氢站技术规范》,该标准是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依据该规定,加氢站的氢气压缩工艺系统应根据进站氢气输送方式确定。国内一般采用长管拖车、氢气管道输送两种输送方式,加氢站根据氢气储存或加注参数选用氢气压缩机和一定容量的储氢容器。在GB 50516—2010中,推荐加氢站选用同一规格的固定式储氢罐或储气瓶组,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

3.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存在不一致,企业可以通过遵循国内标准,实现对加氢站的标准化建设,政府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加氢站技术的国际水平。

四、随着技术创新,加氢站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更新。

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和行业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技术研发,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加氢站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氢能作为一种新型的低碳清洁能源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氢能作为一种新型的低碳清洁能源,具有高能量密度、零排放和可再生等优势,可以为人们提供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中问持续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以保障加氢站的安全运营,关注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联系我们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路300号外滩SOHO- D幢3层

在线咨询

您的姓名(*)
您的联系方式(*)
留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