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中问·法|法院错误执行行为探究与当事人权利救济合辑之(一)
2022-02-22 |撰稿人:讼中问法@今日头条号 浏览次数:749执·中问·法|法院错误执行行为探究与当事人权利救济合辑之(一)
序 篇
导言: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是司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事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及时实现,另一方面,事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能否有效提升。然而,“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目前仍是需予以切实推进解决的问题,也是权利人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该等问题的成因复杂,是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叠加、交织的集中体现。
人民法院作为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其在执行程序中发挥的作用之重要不言而喻。但因各种客观或主观原因,部分执行法官实施了错误的执行行为,该等行为将严重损害权利人的利益。此时,权利人如何及时识别并正确应对,对其权利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制执行程序的启动
1.取得胜诉判决书后,如债务人不予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债权人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可向法院提供已知的财产线索。
2.如债权人未提供相关财产线索,法院将在立案后自行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进行全面的查控,并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
3.同时,债权人可也通过律师调查被执行人的特殊财产线索,以进一步推动案件的执行。
二、执行程序中可采取的执行措施及相关程序
1.查封、冻结、扣押;
2.财产处置价格的确定;
3.拍卖、变卖;
4.执行款项的分配;
5.流拍后的以物抵债;
6.暂缓执行及中止执行;
7.追加被执行人;
8.移送破产审查;
9.其他相关程序。
三、查封、扣押、冻结的执行措施
1.查封、扣押、冻结是法院处分被执行财产的前提,即未经查封、扣押、冻结不得处分被执行的财产。
2.显然,被执行人占有的以及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可以被查封、扣押、冻结。但特殊情形下,对于被执行人已出售的所有权未转移的财产,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冻结,如已出售给消费者的商品房等。
3.执行债权人应注意甄别被执行财产是否属于法定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形,避免因法院错误解封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此外,被执行人已到期的债权亦可被冻结、执行,执行债权人可注意收集被执行人的到期债权线索,并督促法院冻结、执行该到期债权,这将有利于执行程序的推进。
四、财产处置价格的确定
财产处置参考价的确定则是拍卖、变卖的基础,故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应及时获取相关报告,如发现询价报告或者评估报告具有如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在收到报告后五日内提出书面异议,避免被执行财产被低价处置:
(一)财产基本信息错误;
(二)超出财产范围或者遗漏财产;
(三)评估机构或者评估人员不具备相应评估资质;
(四)评估程序严重违法。
五、拍卖、变卖、款项分配及以物抵债
1.通过拍卖、变卖,法院可将被执行财产予以处置,并可将处置所得款项分配给执行债权人,使得执行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若拍卖、变卖不成,亦可在执行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拍卖财产交付其抵债。
2.在此过程中,如执行债权人能够准确判断并及时运用以物抵债这一执行利器,将可使其债权及时获得全部或部分清偿;如若法院在此过程中存在错误执行行为,而执行债权人浑然不知,则执行债权人可能将错失及时获偿的良机。
3.因此,债权人应当关注拍卖、变卖的相关进程及以物抵债权利的行使条件,避免因法院错误执行行为致使其债权无法获得清偿。
六、追加被执行人
1.符合法定情形的情况下,执行债权人可追加案外人作为本案的被执行人,由此可增加被执行的财产范围,并可增加债权清偿的可能性。
2.但若法院错误执行,违法不予追加被执行人,无疑会损害执行债权人的利益;或者法院错误追加案外人为被执行人,这也会损害案外人的利益。
3.因此,执行债权人、案外人如何识别并纠正法院错误执行行为,将对二者权益保障至关重要。
七、执行法官未依法启动执转破程序是否属于错误执行的范畴?
1.所谓执转破程序,是指: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具备破产原因的,执行法院经申请执行人之一或者被执行人同意,应当裁定中止执行,并将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
2.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被执行企业已然符合破产情形,且申请执行人也向法院申请移送破产审查,但执行法官未依法将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情形并不少见。
3.法院的该等行为是否属于错误执行的范畴?执行债权人又该如何进行权利救济?这些均是执行实务中当事人急切关注的问题。
八、法院错误执行情形下的权利救济途径
1.法院错误执行行为,既包括积极作为的执行行为,也包括消极不作为的执行行为。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在遭遇法院错误执行时,应依法选择救济途径,避免因错误执行行为而使得自身权益受损。
2.针对法院的错误执行行为,法定的救济途径有:申请执行异议、执行复议、执行异议之诉、申诉信访、申请检察监督、国家赔偿等。
3.针对法院不同的错误执行行为,应采取对应的救济途径,避免因救济途径错误导致未能依法纠正错误执行行为或督促执行。为此,笔者后续将为读者详细介绍相关救济途径的实务应用。
综上所述,执行程序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以实现,但若作为执行机关的法院存在错误执行行为,执行债权人与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均将会受到严重侵害。故,上海中问律师事务所(www.z-law.cn)特推出法院错误执行行为探究与当事人权利救济合辑,以期通过对法院执行行为合法与否的探讨,增强当事人维权意识并提供对应的维权思路。
特别提示
本文内容以及中问律师事务所“今日头条”号、官网发布的其他文章或视频内容,仅作初步探讨交流之用,可能因撰稿人个人认识存在相关争议或差错,故不构成现时有效的专业法律意见、建议或决策依据。具体到个案,应根据个案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研判,并征询专业律师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