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中问·法|(三)从高合事件看新能源汽车普通债权人追索债权之难度分析与注意事项
2024-08-28 浏览次数:433讼·中问·法|(三)从高合事件看新能源汽车普通债权人追索债权之难度分析与注意事项
2024年2月18日,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以及对内部员工延期发放工资、减薪等举措,并从2月19日起,高合汽车要求员工需报备后方可进入办公区域。而高合汽车的现状也反映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面临的危机,这也提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债权人未来在债权实现方面存在风险。
本文籍此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通债权人追索债权的难度进行分析,从而为相关领域当事人提供一些参考。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所面临的风险
高合汽车目前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企业生产、相关运营也将陷入停滞。自今年年初高合就陷入拖欠供应商款项、拖欠员工工资及社保、门店将陆续关闭的传闻,而高合所可能面临的濒临破产的现状与挑战并不是首例,此前爱驰、拜腾、威马等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因行业竞争激烈、资金链等原因面临破产并逐渐淡出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1.6%,但新能源车销售量增速明显放缓,专家预测在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增幅会继续下降。且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头部几家车企,其余汽车品牌的销量并不稳定。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需面对竞争激烈,盈利难的挑战,在“二八定律”下,头部车企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仍处于亏损状态,若资金链脆弱极有可能出现危机。
由此可见,高合汽车的现状并非特例,面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未来大批新能源车企相关主体有可能由于“优胜劣汰”而出现“倒闭潮”。
二、新能源汽车企业债权人未来追索债权时可能面对的风险
根据前述新能源汽车行业所面临的挑战,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供应商等普通债权人应意识到未来相关企业在陷入经营危机后自身在追索债权时会面临的风险。
当普通债权人向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原因而濒临破产的新能源企业追索债权时,由于双方存在信息差,相关合同相对方可能已无力履行相应债务,普通债权人可能面临的部分风险如下:
1、相关新能源车企的设备、货物可能已经抵押、出质。当债权人意识到应当追索相应债权并启动法律程序时,在保全、执行阶段相关公司名下账户可能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并且企业的生产设备、货物都已作价抵押,普通债权人可能面临无法冻结、执行到其财产的风险;
2、相关新能源车企及其出资股东可能已将名下股权进行质押。若其拥有的股权已出质,那么当债务人无法继续履行债务而需折价拍卖、变卖股权时,质权人有优先受偿权,故普通债务人可能因此而无法实现自身债权;
3、相关新能源车企名下知识产权可能已经质押。新能源车企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是否系其自主研发的技术且该技术是否具有可观的价值尚未可知,因此在实际追索债权时,若该企业名下知识产权价值不大,对其采取查封、冻结等措施也无法实现债权人的相关债权。且相关知识产权的估价、拍卖程序较为复杂,若该知识产权已经质押,债权人难以通过相关执行程序来实现债权;
4、相关新能源车企后续可能会进入破产程序。若此前相关企业已经出现欠薪、裁员、欠缴税款等情况,在进入破产程序后,上述费用将会优先清偿,这对于普通债权人追索债权有不利影响;
5、追索债权时难以突破合同相对性。新能源汽车企业往往股权结构复杂,普通债权人与相关公司签订合同、进行交易,但该公司有可能并无实际营收或资产,当该公司拒绝履行债务时往往实际已资不抵债,此时普通债权人难以突破合同相对性,向集团其他公司追索。
三、普通债权人应当注意的事项
普通债权人在意识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的风险后,应当积极追索债权、督促债务人尽早履行债务、相关法律程序的发动宜早不宜迟。
尽早追索债权、对债务人相应财产进行查封、冻结可以避免债务人进行资产转移、资产抵押等措施以逃避债务。同时,在相关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情况前采取措施,更有希望尽快实现自身债权。
综上所述,普通债权人应意识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的风险以及未来追索债权所面对的风险,综合分析判断合作企业的经营状况,对相关债权尽早进行追索并采取措施。
特别提示
本文内容以及中问律师事务所“今日头条”号、官网发布的其他文章或视频内容,仅作初步探讨交流之用,可能因撰稿人个人认识存在相关争议或差错,故不构成现时有效的专业法律意见、建议或决策依据。具体到个案,应根据个案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研判,并征询专业律师进行处理。